對于來過團魚山露天煤礦的人來說,不難想象,水比油貴的這個道理。常年降水少,多風沙天氣,氣候干燥,周圍幾乎無水源的團魚山礦區,自建礦以來,礦區供水問題,一直困擾著整個礦區的發展,職工生活用水,礦區綠化澆灌用水,廠區降塵用水,都成了一種奢望,久而久之,職工眼里就形成了惜水如金,惜水如命的情況。
由于礦區距離最近的馬海鎮也有近百公里的路程,長期以來,引水工作便成了每一屆領導班子最頭疼的一件事,也最難以破解的一個老大難問題,但面對礦區的發展需要,礦領導非常清楚,不啃下這個“硬骨頭”,礦區的發展就無法很好進行,不要說改善環境,留住人員,而面對寸草不生的礦區,大家會談之色變。
問渠那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為引來“活水”,團魚山露天煤礦領導班子很是下了一番功夫,費了不少心思,找遍了礦區的每一寸土地。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最終,不負有心人,在礦區周邊馬?;疖囌靖浇业搅怂?,經過技術人員對水源的可靠性進行調查和實測,利用水壓差自流的方式,制定了經濟科學合理的引水工程實施方案,為了不浪費每一滴水,礦還修建了蓄水池,將水儲存到蓄水池,就像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一樣,不浪費每一滴水,并把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。
蓄水池的建成,用池中蓄積的水,每天進行道路灑水降塵,儲煤場煤堆注水,不僅徹底改善了儲煤場煤炭配煤時煤的干燥程度,以及降低了煤場的揚塵,還通過澆灌礦區種植的花草樹木,不斷改善著礦區的環境。
據悉,團魚山露天煤礦未實施引水工程項目之前,從附近的昆源煤礦購水,用水成本為40元/?,購水費用較多,自從引水工程項目實施以來,該礦不僅節約了大量資金,降低了成本,而且極大的改善了礦區環境,為今后礦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。